close

                                    

                                                

中西音樂合奏  顛覆視聽創舉

兩岸名師 中西結合 多領域跨刀 譜出視聽新感官

博士級演奏家 中西樂器同台合奏、較勁

「音樂家們的音樂故事」 開啟未來視聽饗宴

 

首場:103年7月26日 (六) 新竹文化局演藝廳19:30

第二場:103年8月7日 (四) 台中中山堂19:30

最終場:103年8月8日 (五) 台北國家音樂廳19:30

 

首無前例  多元藝術表演饗宴

《音樂家們的音樂故事》將打破目前既有的表演型態,首度挑戰表演舞台上的極高難度,不但融合東、西方樂器演奏彼此的經典名曲,音樂的創新呈現充滿巔覆意境,再加上戲劇張力的舞蹈,帶給觀眾們視覺及聽覺雙重的感官饗宴。嶄新又別出心意的表演,將在7/26新竹文化局演藝廳、8/7台中中山堂以及8/8台北國家音樂廳隆重呈現。

金曲團隊再度合作  兩岸聯手再創經典  開啟未來視聽舞台

    2010年合作嬉遊記二胡遊台灣專輯且拿下傳統暨藝術金曲獎《最佳兒童音樂專輯》的王甄羚、朱雲崧、舒宗浩三人再度合作,並邀請到知名劇作家王友輝老師,為這場音樂會打造更多視覺意象,讓音樂會不只是聽覺饗宴,而是能讓觀眾打開更多感官去體驗樂曲的情境。

另外,登台的音樂家各個名號響亮,包括著名鋼琴家范姜毅、大提琴家歐陽伶宜、上海二胡名家趙磊、台灣二胡演奏家王甄羚(甄藝樂場團長暨藝術總監)、小提琴家張譽耀、低音大提琴家蔡歆婕等六位音樂家,即將在台灣古典音樂史上寫下新局,以經典挑戰經典的方式來詮釋表演曲目。甄藝樂場》期望將極簡的中西樂器編制,佐以中西音樂經典名曲,其中曲目包括有:Astor Piazzolla-四季《春與夏》、舒伯特:《鱒魚五重奏》第四樂章、拉威爾F大調弦樂四重奏第四樂章、哈查都量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沈逸文委託創作《Fantasy-Impromptu》、朱雲嵩《油紙傘的回憶》、茉莉花、康定情歌、蘭花花、燕子、辣妹子等11首知名曲目,除了音樂之外,甄藝樂場》期許更不一樣的舞台呈現,特地安排絕美的舞蹈及視覺藝術,可以預見這齣首無前例,不光是用聽的音樂會,即將開啟未來舞台無限融合的視聽饗宴。

 

推廣多元融合 帶出音樂「甄」感動

 

甄藝樂場連續多年不遺餘力地為台灣的中樂開闢新局面,並且連結兩岸音樂家一起合作,致力於推廣藝術教育,希望藉由輕鬆、活潑及平易近人的方式,讓更多的人喜歡藝術,將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概念推廣到日常生活中,並在四年中不斷挑戰極限,成果深獲業界、民眾的喜愛與好評,其中以【嘻遊記二胡遊台灣】、【爵色胡情】最具代表性。

 

        在這次表演的過程中,甄藝樂場藝術總監王甄羚,同時也擔任此次演出的二胡演奏她也透露:其實要把顛覆傳統演出的概念傳達出去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而我們合作的音樂老師都是台灣該演奏樂器的翹楚,如何集大成於一身,考驗老師們的重奏能力而非獨奏能力,再者,選曲上如何選出具有畫面感,能被舞蹈再加中西音樂的結合是很不容易的創舉,希望透過音樂演奏的方始詮釋出六個成長背景完全不同的音樂故事,試著想像演奏家的過去、現在甚至未來,顛覆音樂舞蹈是我們主要想達到的境界,我不失我的主流,在我的主流引領潮流,是我們的企圖,打造一場可看可聽可思考的音樂舞蹈饗宴。

 

 

 

 「音樂家們的音樂故事」-演出者簡介

 

藝術總監/王甄羚

    自幼即接受完整的音樂教育。畢業於台南市永福國小音樂班、台南市大成國中音樂班、台中市曉明女中音樂班、台北市立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台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受音樂教育過程中,學習鋼琴、小提琴、二胡,大學求學階段接觸聲樂、鋼琴伴奏及中國的絲竹音樂,這些豐富的音樂學習經驗對今後二胡演奏路上有著深厚的影響。二胡音樂演奏上,情感細膩、勇於嘗試新的作品,對演奏現代絲竹音樂之演奏亦有豐富的演奏經驗,曾於采風樂坊為董昭民、李子聲、許雅民、郭哲誠、李志純老師等,發表新作品。
    獨奏曲曾發表-朱雲嵩《幻影》、劉昱昀《甄樂》等樂曲。詮釋傳統二胡樂曲如:《莫愁女幻想曲》、《椰島風情》、《梁祝高胡協奏曲》等,也有獨到的見解。這幾年,除了不定期為民間團體講授及推廣二胡音樂之外,更致力發展創新的音樂會形式,目前製作的作品分別為2007年『點嚐音樂的味蕾』-王甄羚二胡獨奏會,嘗試將戲劇、舞蹈及音樂,經過故事情節的包裝,將獨奏會以多元藝術結合。
2009年更首創二胡兒童音樂劇-『跳舞吧!孫悟空』,成功地以兒童音樂劇的形式呈現二胡音樂的多元面貌。
2010年製作『嘻遊記二胡遊台灣』有聲書及現場劇場版。2012年製作中西合璧重奏組合『爵色胡琴』系列演出,同時與大陸著名二胡演奏家-趙磊攜手合作,為演奏生涯開啟新的里程碑。

2013年推出兒童音樂劇『甄甄說故事~趣聽兒歌』。

2014年製作發行『甄甄說故事~趣聽兒歌』有聲書專輯。

現為台北市幸安國小教師、『甄藝樂場』團長。

2012年榮獲傳統暨藝術金曲獎《最佳兒童音樂專輯》

 

 

 

 

 

 

鋼琴家 范姜毅                              

「他的音樂駕馭於樂器之上…有品味的詮釋,透過超凡的技巧、變化無窮的音色,令各地的聽眾無不一折服 !

      Prof. Arie Vardi (知名鋼琴教育家阿里‧瓦迪,多項國際重要鋼琴大賽評審)

擔任西班牙第十九屆IBIZA國際鋼琴比賽評審

2007 擔任畢業之母校德國國立漢諾威Hannover音樂學院鋼琴教師

2008 擔任德國國立特洛辛根Trossingen音樂學院鋼琴碩士與博士班教師

2012擔任台灣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專任教授

重要得獎記錄:

范姜毅在前往德國習琴的隔一年,便以十四歲稚齡獲得紀念羅馬尼亞鋼琴神童,同時也是蕭邦優秀第子「Carl Filtsch」國際鋼琴大賽第一名。自此之後,他在國際上獲得不下三十項國際比賽、更獲得各地音樂協會及政府所頒發的獎項及榮譽殊榮

在此列舉其中幾項第八屆台灣國際蕭邦鋼琴大賽第一名。德國漢諾威annover蕭邦協會鋼琴獎學金大賽第一名。德國安東魯賓斯坦協會所舉辦蕭邦鋼琴大賽第一名與觀眾獎。西班牙IBIZA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西班牙MallorcaCapdepera國際鋼琴大賽第一名。義大利Minerbio國際鋼琴大賽青年組第一名,義大利P.Agento國際比賽第一名。義大利V.C.Righetti國際鋼琴比賽獲得完全第一名。義大利Ovada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等等。西班牙IBIZA國際鋼琴比賽主辦單位邀請擔任評審。相繼被國內『PAR表演藝術雜誌以及誠品選為新生代中與七年級生表演藝術類的十大青年代表。多次膺選為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國家音樂廳「樂壇新秀」。

重要學歷與演奏記錄:

范姜毅於德國生活長達16,其間取得雙碩士(表演與教育)與博士學位。17歲時正式考取進入國立漢諾威音樂學院演奏及教育科,師事系主任Martin Dörrie教授。23歲時考取漢諾威音樂學院歐洲最高演奏家文憑班(博士班),為該校創校以來最年輕的錄取者。在博士班未完成前更以26歲的年紀考取德國國立漢諾威音樂學院鋼琴教職的職位,為此校目前最年輕的教師。

 

 

 

大提琴演奏家/歐陽伶宜

高雄市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畢業後,即赴美國波士頓新英格蘭音樂學院(New England Conservatory, Boston)跟隨大提琴教授Mr. David Wells,取得大提琴演奏碩士學位。2000年7月,獲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音樂系全額獎學金,拜師於大提琴家Suren Bagratuni門下,受聘擔任其助教,於2002年12月取得大提琴演奏博士學位。現為東吳大學音樂學系專任教授,並兼任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

台灣首屈一指的大提琴演奏家,演奏風格精煉,並獲獎無數。2005年-出版首張專輯《歐陽伶宜大提琴四重奏Live recording》,獲得2006年金曲獎兩項大獎「最佳演奏專輯」及「最佳作曲人獎」。並於2007年第十八屆金曲獎頒獎典禮上演出。2006年--跨界音樂專輯《桃山小學的夏天音樂課》,與新竹泰雅小學「桃山國小」師生合作,入圍第18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作品類「最佳製作人」提名外,更獲「最佳跨界音樂專輯獎」之肯定。

伶宜自幼即接受完整之專業音樂教育訓練,學習鋼琴與大提琴,成績優異,皆以第一名佳績保送各級音樂學校。尤其在大提琴演奏方面,一直表現傑出,常獲各類獎學金及比賽大獎,其音樂演出的形式多變,演出活動更遍及國內外。

1987、1989、1990、1991年臺灣區音樂比賽中均獲大提琴獨奏第一名;1992年2月受邀參加第三屆總統府介壽館音樂會演出;1994年獲第九屆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協奏曲比賽大提琴組第一名;1998年其所屬新英格蘭音樂學院絃樂四重奏,贏得室內樂比賽第一名,獲得獎助金,並受邀至麻省各地公演,均深獲好評,更於1999年6月與其絃樂四重奏獲全額獎學金赴加拿大Banff Center參加室內樂夏令營,於當地公開演出;2000年9月,應美國地區臺灣人聯合基金會(Taiwanese United Fund)之邀請,參加跨世紀TUF臺灣文化之夜,與文建會主委陳郁秀女士及臺灣師大廖嘉弘教授於加州共同演出;2000年11月獲國立臺灣交響樂團舉辦之第四屆臺灣區協奏曲大賽優勝,其與樂團合作Tchaikovsky "Variation on a Rocco Theme"之演出,更深獲讚賞;2001年4月獲密西根州立大學教授之青睞,參與教授聯合音樂會"Cello Pous"之室內樂演出;2001年7月,受邀返國與廖嘉弘教授帶領之台北世紀青年管絃樂團以及青年音樂家廖俐伶、林瑋祺於台北國家音樂廳及國立清華大學協奏演出Tchaikovasky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Op.33以及Beethoven "Triple Concerto for Violin, Cello, Piano" Op.56;2002年2月應密西根州立大學Philharmonic Orchestra之邀請合作演出Haydn "Sinfonia Concertante for Violin, Cello, Oboe, Bassoon";2002年8月為宏揚大提琴合奏之美,返國與師大陳哲民教授所帶領之大提琴的家——合奏樂團於台北國家音樂廳及高雄中正文化中心至德堂協奏演出大提琴版Antonio Vivaldi "The Four Seasons"秋、冬樂章。


音樂總監/兩岸二胡演奏名家/趙磊                  

6歲習琴,師從林心銘、霍永剛、王永德,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曾先後榮獲CCTV首屆民族器樂電視大賽優秀獎、第二屆參與的“非傳統組合”銅獎;因首演二胡協奏曲《豫園》榮獲“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外國作曲家寫中國’”大賽銀獎。

從2007年開始,趙磊先後於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舉辦“石破天驚”獨奏音樂會、於香港大會堂首演二胡協奏曲《百年隨想》、於國家大劇院“中國二胡大師經典作品音樂會”獨奏演出;期間受邀在“放歌世博-2009上海世界音樂周”、第十屆日本廣島“MORI世界音樂節”中獨奏演出;2010上海世博會--世界音樂舞臺中舉行“二胡·無限動——趙磊獨奏音樂會”、同年在蕭邦誕辰200周年日本系列音樂活動中舉行“蕭邦作品二胡獨奏音樂會”; 2012年1月,與日本著名電子管風琴演奏家神田將合作在東京、北海道等地舉辦了五場“東日本大地震影響慈善音樂會;3月31號,在上海音樂廳舉辦了“無限動2012——趙磊二胡獨奏音樂會”;2012年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創作首演了二胡肢體舞劇——《關雎》,將形體表演與現場演奏躍界融合。

作為亞洲青年音樂家之代表,趙磊基於傳統,以其精湛的技巧、顛覆性的即興能力感動各方觀眾,並積極與眾多不同領域的藝術大師、青年藝術家合作演出。先後與日本著名雅樂師東儀秀樹之“篳篥(bi li)與二胡”、日本著名歌手河村隆一之“歌曲與二胡”、日本青年現代舞蹈家熊谷和德之“踢踏與二胡”、中國武術冠軍郭亮之“太極與二胡”、英國“神殿”樂隊之“電音與二胡”、日本爵士鋼琴演奏家KEIKO之“爵士與二胡”、日本電子管風琴演奏家神田將之“電子管風琴與二胡”,以及與十次格萊美大獎的獲得者“聲音魔術師” 博比·麥克費林大師的“人聲與二胡”等。也曾與張靚穎、黃齡、莫文蔚等知名歌手多次合作演出。

中央電視台、東方味視、上海藝術人文頻道、ICS、日本NHK、TBS、富士電視台、英國BBC電視台等媒體先後對趟磊的二胡演奏進行采訪報道,讚其演奏"精准而靈動,充滿魅力,挑開了民樂在現代生存這個話題,演繹出二胡的無限可性。"

陳專研琴藝外,趙磊更潛心研習中國民族音樂發展史,由其整合、梳理、主講的"中華民樂縱橫談"民樂系列課程,通過編年體方式之"縱"介紹中華民樂發展過程,通過回體方式之"橫"呈現中華民族各個時期的樂器、作品和音樂大師。該系列課自2012在上海城市劇院推出後,德到了觀眾、音樂愛好者及媒體的一致推崇與好評。


小提琴/張譽耀          

台北藝術大學管絃擊研究所小提琴碩士

跨界古典流行小提琴手

 

《Neo Tango》新古典樂團小提琴手、長榮交響樂團協演人員、廣藝交響樂團團員、自由藝術工作者

7歲習琴,啟蒙於王正義老師。9-14歲就讀台北市敦化國小及南門國中『音樂實驗班』,師事顏丁科與王彥驊老師。15歲離開音樂體系,18歲就讀淡江大學『資訊工程系』。22歲考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管弦擊研究所碩士班』,師事簡名彥老師。24歲進入國防部示範樂隊,曾擔任國宴樂團中提琴手。25歲考取台北市立交響團協演人員。曾多次參與各種樂團及各種類型音樂演出 至今

 

 

低音大提琴/蔡歆婕                          

台南縣人,四歲開始習琴,先後就讀高雄縣鳳山國小和台南市永福國小音樂班、台南市大成國中,繼而甄試上高雄市立高雄中學音樂班及國立藝術學院,隨後赴法求學考上CNR de Rueil-Malmaison, CNR de Paris,以及國立高等巴黎音樂院Conservatoire National Superieur de Musique de Paris,就讀CNSMDP其間到日內瓦音樂院做交換學生,在2005年考入國家交響樂團,並於同年結束其國立高等巴黎音樂院的學業。
   
旅法其間參與法國青少年交響樂團Orchestre Francais des jeunes、法國巴黎拉莫魯交響樂團Orchestre des Concerts du Lamoureux等樂團,有幸受到Krivin、 Casadesus、 Nelson、 Yosaka SADO、 Kurt MASUR等指揮演出。


總策畫/作曲/朱雲嵩                   

學經歷

1989  獲台北市立國樂團主辦之第三屆作曲大賽佳作

2001  獲中國文藝協會第四十二屆文藝獎章

2009  錄音/混音作品《王明華爵士二胡登峰造極》獲第20屆金曲奬「最佳跨界音樂專輯獎」

2010  任中華國樂學會作曲組委員

2012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表演藝術碩士班畢業

2012  以《嘻遊記之二胡遊台灣》二胡音樂有聲書榮獲第23屆金曲奬最佳兒童音

      樂專輯獎

 

作品

唱片

   《旅客清音》、《碧琉璃》、《法鼓山—聖嚴法師佛曲集》

   《曾經走過的歲月-星雲大師》中國佛教音樂唱片專輯

   《心經》中國佛教音樂唱片專輯

   《陌上桑》、《琵琶行》中國詩詞新唱

   《客家歌謠創作大賽紀念專輯》編曲/製作

   《客家童謠專輯》編曲/製作

   《嘻遊記之二胡遊台灣》二胡音樂有聲書

 

舞台劇音樂

    《天龍八部之喬峰》、《開錯門中門》、《嘻遊記》、《魔龍傳奇》《霹靂風火輪》《驚爆火焰山》、《鋼鐵的心》、《寶貴奇緣》、《花魚姬的故事》、《依底帕斯王》、《OPEN小將龍宮大冒險》、《教育部慶祝建國100年音樂舞台劇-老師您好

舞劇音樂

   《敦煌寶卷》、《悲泣的地球》、《巾幗英雄-花木蘭》、《衛台英雄-劉銘傳》、《香火》、《五月雪》、《西施》、《綠野仙蹤-兒童舞劇《山之林》、《拈花》、《三郎與七姑》、《油桐花開》、《辦桌》、《花魚姬的故事》、《印象.水沙連》

舞蹈音樂

   《華燈初上慶豐年》《禮之饗宴》、《人間淨土桃花源》《雕刻師與神像》、《小溪﹑江河﹑大海》、《跨世紀的慶典》《嫦娥奔月》《和衷共濟創新局》、《大唐聲威》、《龍宮奇緣》、《漢代盤鼓舞》、《唐代胡騰/胡旋舞》、《牡丹亭》、《飛翔》、《草原隨想》、《雪落西紅》、《青蛇》、《牡丹紅》、《花嫁》、《美麗的稻穗》、《海洋之聲》、《斯土有情》、《水中玉》、《與誰征戰》、《夢旅》、《風中的緋櫻》、《》、《抓狂快打》、《鳥歌萬歲樂》、《喜迎湘》、《茶山閑情》、《浮玉》、《菩提忘機》、《浮玉》、《水漾南鄉》、《黃金稻浪》……等逾百首。

器樂合奏/重奏/獨奏

   《台灣民謠組曲》、《3+2的遊戲》、《追逐-擊樂協奏》、《油紙傘下的回憶-二胡協奏曲》、《台灣小調》、《戲台下》、《遶境隨想》、《河畔紙鳶》、《迴旋-二胡協奏曲》、《聲東擊西-擊樂協奏》、《花兒-二胡協奏曲》、《夏夜-柳琴與彈撥樂團》、《延平郡王-36簧笙協奏曲》、《戲歌仔-管樂重奏》、《魚姬傳說》、《大廣弦殼仔弦與樂隊》、《茉莉花-二胡協奏曲》、《浮雲-笛子獨奏》、《歌仔調暢想-雙胡協奏曲》、《終葵-絲竹重奏》、《精忠武穆-琵琶協奏曲》

其他

    2001年至2013年台灣燈會主燈配樂、2005世界大學運動會閉幕式、2008全國中學運動會開幕式、2009台北聽障奧運開幕式、2009蘭雨節開幕式2010國際童玩節—童玩組曲、2011、2012及2013建國百年國慶典禮藝文表演、2012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開幕式序幕表演配樂

 

 


作曲/沈逸文

 

青年作曲家沈逸文曾獲得2004 年第四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銀獎(金獎空缺)、2006

年文化部第十二屆全国音樂作品(民樂)三等樂、2006 年度上海文藝創作優秀單項成果獎、2007 年美國紐約作曲比賽長風獎第二名(第一名空缺)、2008 年美國IBLA 國際比賽杰出作曲家稱號、2009 年美國Fauxharmonic Orchestra 榮譽獎、2011 年文化部第十五屆全國音樂作品(民樂)優秀獎、2012 年美國SCI/ASCAP 作曲比賽第一名。《紐約時報》評論其作品繼承了巴伯和羅雷姆的曲風,清晰、簡潔却又抒情,”“是一幅生動、絢麗多彩的油畫。

沈逸文的作品多次被北京交響樂團、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美國的阿爾巴尼交響樂團、美國國家交響樂團、明尼蘇達交響樂團在北京音樂廳、上海音樂廳、紐約卡内基音樂廳以及林肯中心等演奏。2012 年夏天,他受邀並携新作隨美國巴德音樂學院管弦樂團在中國多個城市進行了巡演。

除了作曲之外,沈逸文還一直作為一名鋼琴家活躍在舞台上。他曾幾度参加上海之春音樂節的演奏,並在美國多次舉辦獨奏、重奏音樂會。2007 年由荷蘭唱片公司Channel Classics 發行的《中國魔笛——唐俊喬笛子演奏專辑》中,沈逸文受邀担任唯一的鋼琴演奏。他加入了茱莉亞的新重奏樂團以及Axiom 樂團,並多次在林肯中心演出。

沈逸文1999 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主修作曲,師從鄧爾博與丁纓教授, 2005 年以優異的成績直升上海音樂學院作曲指揮系,師從何訓田教授。2006 年,他以全獎考取美國巴德音樂學院,師從Joan Tower George Tsontakis 教授。2010 年同時獲得該校作曲和德語研究雙學士。2012 年5 月他獲得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學位,師從Samuel Adler 教授。他現在茱莉亞攻讀博士學位,師從Robert Beaser 教授。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up m 音樂家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甄藝樂場 的頭像
    甄藝樂場

    甄藝樂場

    甄藝樂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